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发布者:王新瑞发布时间:2022-11-02浏览次数:79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由我国2014年首倡,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以水为媒,水资源合作成为其旗舰领域,亟需大量水利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国际研究生教育是服务澜湄水资源合作的重要内容。

澜湄六国面临水资源需求压力增大、洪旱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等挑战;湄公河五国缺少高水平的涉水院校和科研机构,水利高层次人才队伍匮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国际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要求。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参与培养国际研究生的工作机制尚待完善。亟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养能力、资源和环境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战略。

河海大学联合中国电建集团、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老挝能矿部、越南水利大学等,通过融入中国项目、基地、区域、国情、文化的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澜湄国际研究生培养,形成了面向澜湄合作、特色鲜明、科教融合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培养理念和体系,打造了国际水利高等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品牌,促进了面向澜湄合作机制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创新了政产学研多主体协同的国际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应对了面向澜湄合作机制的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建立了面向澜湄合作的高层次高质量本土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提升澜湄国家水安全保障;创建了基于科教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服务澜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了面向澜湄合作的国际研究生高水平培养平台,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澜湄特质、创新精神、河海风格的高层次人才;开拓了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发展路径,完善了管理育人体系。

加强了澜湄国际研究生培养能力、资源、环境建设,创新了澜湄国际研究生培养方案、精品课程、重点教材,建设了澜湄国际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实施国家来华留学项目,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为湄公河国家培养培训了一大批高质量人才,在湄公河国家本土办学、“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培养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等领域得到推广,为创新中国国际学生培养模式走向世界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自信的范例。

以张广军院士为组长的成果评审专家组认为:教学成果在高等学校国际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中特色鲜明,具有开拓性和示范性;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河海大学官方微信
  • 河海大学国际教育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