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一生有你
穆内尔(M.MUNIR BABAR),巴基斯坦籍,1983-1987年就读与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巴基斯坦迈赫兰工程技术大学,现为该校教授。
高中毕业后,我获得了巴基斯坦与中国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项目奖学金,获得了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82年,我踏上了中国的热土,此时正值这头东方雄狮实施对外开放的历史性阶段,一切都充满着活力。第一年我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虽然我一直在努力用功,无奈9个多月的专门学习时间仍然不够,我只能把提高中文水平的希望寄托在大学阶段了。
三天三份温暖
1983年,我选择了到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学习深造,专业为农田水利工程。
开学第一天,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我们班级由70名中国学生和9名外国留学生组成,而且由于是工科专业,女生是非常少的。我们留学生受到了河海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欢迎,学校还为我们安排了单独的房间住宿,条件显得相当不错。留学生办公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帮助。
开学第二天,学校为我们留学生新同学组织了一场晚宴,梁瑞驹校长亲自参加并讲话,师兄师姐们也前来与我们交流,通过这样一场活动,我们迅速地融入了河海这个大家庭中,感到非常的温暖。
开学第三天,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场入学教育,学校与留学生教育相关的院系主任和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和专业学习的关键之处,使我们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河海大学给予了我们足够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倍感温暖,听现在河海学习的同胞告诉我,这种教育传统仍在延续,实在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四年一生情怀
我们的课程都是采用汉语教学,我们的老师拥有非常广的知识面,风度翩翩,对待学术的态度十分严谨。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老师们都做了非常认真的备课,上起课来会让学生感到无比充实。因为我们的中文水平还不够高,所有同学在专业学习时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每一天我们的老师都在鼓励我们,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小灶”,安排专门的研讨,这些让我们深感钦佩,每个人都暗自下定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馈老师。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不可能在4年内顺利地完成本科学业。
课余的时间,我喜欢在学校的泳池里游泳,感悟着水的灵动。我喜欢中国文化,参加国画、书法和中国功夫的兴趣小组,体验五千年文明结晶。
这些从老师们那里得到的从不间断的关心,让我铭记一生!很荣幸的是,我还与一些中国学生结为了好朋友,他们总是乐于助人,善良淳朴,我们兄弟般的情谊同样让我终身铭记!如今,我已年过半百,我的老师们已经步入老年,很多同学也已走上了重要的岗位,从事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要向你们问声好!祝愿你们一切安好!阖家幸福!
感谢中国政府给予我们的资助,我见证了中国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伟大变革,到今天已经过去了30多年,中国成为了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这也同样给了我们巴基斯坦信心,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建设美好的家园。
1987年本科毕业后,我回到了巴基斯坦,并在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短暂工作,不久即离开了这家公司,任教于迈赫兰工程技术大学,并于1991年获得了硕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教授。如今,我已育有2个儿子和2个女儿,家庭生活非常幸福。
祝福母校
在这里,我要向我挚爱的母校道以生日的祝福,祝您生日快乐!100年来您培养了数十万各行各业的人才,为国家和世界的发展都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我为自己是一名河海校友而感到光荣,并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